行業資訊 | 解讀3C自動化產業趨勢
一、創新是行業未來增長的核心驅動力
3C行業經過十幾年的高速增長,目前已具備了巨大的存量市場,行業的核心驅動力未來將來源于持續創新。創新的意義有兩方面:一是廣度上,3C細分產品的涌現,帶來新的增量市場,例如iwatch、VR眼鏡等新興產品。二是深度上,新功能帶來的新變化,例如金屬手機殼取代塑料手機殼帶來CNC加工設備需求大規模增長,玻璃機殼代替金屬機殼帶來精雕機需求大增,3D玻璃替代2.5D玻璃帶來熱彎機的全新需求。
產品和功能的創新帶來的是大量固定資產投資,而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又和行業營業收入呈現高度的正相關??紤]到3C產品更新換代周期較快,如果按照從資本支出到轉固1年的時間周期計算,則行業的資本開支可以作為判斷未來1年營收的重要指標。根據統計局數據,3C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在2010和2011年增速達到近10年峰值,我們判斷主要是由于以iphone為代表的智能手機推出以及ipad等革命性產品的出現。
未來,3C行業的潛在創新可能有全息投影、量子點、生物材料、新型陶瓷等多種可以預見的技術。這些勢必帶來對于自動化設備的全新要求。
二、行業進入壁壘越來越高,依托上市平臺的設備公司將快速崛起
3C領域很多設備非標準化特征明顯,客戶粘性強,3C產品更新周期短帶動設備快速升級,對設備企業的研發能力、快速響應能力、整合資源能力提出很高要求,以上都需要較好的人才基礎和技術積淀作為支撐,因此行業領先的設備企業具備明顯的先發優勢。隨著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如檢測設備企業富強科技營收10億+,博眾精工營收40億+),對后來者會形成越來越高的進入壁壘,我們判斷該趨勢未來會很明顯。
經自下而上統計,2015年至今3C設備企業密集登錄資本市場,我們判斷3C設備企業背后有無上市公司平臺將是決定未來競爭勝負的關鍵要素之一,原因在于上市平臺能為企業提供兩大優勢:一是不少3C設備企業賬期長達1-2年,上市公司資金充裕、融資成本低,能承受較長賬期,更會選擇降價策略打擊競爭對手,以新上市的聯得裝備為例,在貼合設備領域國內市場份額主要集中在聯得裝備和深科達兩家,聯得上市前收入、利潤和深科達都在一個量級,預計明年兩家差距將迅速拉大;另外,聯得上市也是鑫三力尋求被智云并購的重要推動力。二是上市平臺能有助于設備企業橫向拓展產品線,提升單客戶營收貢獻,這也是3C設備企業做大做強的必然選擇(原因是3C設備種類繁多,分工較細,很多特定設備市場空間不到10億),如富強科技被勝利精密收購后,借助于勝利精密構建的閉環商業模式,今年成功打入蘋果手機檢測設備供應體系,明年營收有望翻番。
三、集成化、一體化是未來發展方向
隨著3C下游產品對于性能和品質的不斷升級,以及不同下游廠家對于定制化的各式要求,單一功能的設備已經不能滿足,更多的功能被集成集成到一起。拿貼合機為例,期間經歷了單面貼合向雙面貼合的轉變(提高加工效率)、非視覺識別向視覺識別的轉變(智能化)、無機械手向帶機械手的轉變(機器人自動化)、單一設備向自動化生產線的轉變(更柔性化)。
四、價值量提升vs價值量下降
單設備價值量提升來自兩方面:一是集成化、一體化的不斷發展,使得高度定制化且能夠集成更多功能的設備價值量在不斷提升,且可以享受更多的技術溢價帶來的高毛利,如帶自動上下料功能的玻璃精雕機滲透率不斷提升,其價格比普通設備高30%。二是設備用途改變帶來價格提升,一般是新設備對應的下游產品加工工藝更復雜,比如用于柔性OLED模組的FOG設備,也比LCD模組的設備價格高30%以上。長期來看,價值量提升的這類設備廠家更容易通過差異化競爭獲得持續成長。
而在一些技術門檻相對較低且競爭激烈的領域,設備價格有逐步下降的趨勢,典型的路徑是國產設備靠低價替代國外設備,然后國產廠家之間繼續競爭壓低價格。以自動化精雕機為例,2012-2014年平均價格持續走低;在以玻璃熱彎機為例,目前產能主要集中在韓國、臺灣,但國產設備正在迅速突破,價格僅為進口價格的1/3,未來大概率將主導國內市場。
五、后端自動化率提升大有空間,檢測設備增長彈性最大
根據我們的草根調研,3C產業鏈在前端零部件和中端模組的自動化程度較高,普遍達到了50%以上。其中,高端廠家(主要指給大客戶供貨的企業)由于受到終端客戶的控制和支持,設備的自動化率更好,部分已經達到了70%以上。但是在后端的組裝、測試、包裝環節,目前綜合水平不到15%,自動化率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且未來幾年將成為各大企業重點關注的領域,主要原因包括三點:
1.用工荒
以富士康為例,富士康工廠經歷了從沿海到內地的轉移過程,但即便如此,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已經不愿意從事這種單調重復的工作。目前富士康在國內已經有超過5萬臺的工業機器人以及數十萬件自動化設備,其自身每年可生產1萬臺工業機器人,并計劃到2020年,將整個工廠的自動化率提升到30%以上。
2.控制成本
隨著機器人平均價格的下降以及人工工資的持續上升,機器換人的回收周期被明顯縮短,從2008年的11.8年提升到了2015年的1.3年,提升了約9倍。未來,使用機器人將成為企業控制成本的有效手段。
3.提升效率
同樣以富士康為例,富士康率先在企業里實施了“機器換人”后,員工從最高峰減了一半,但產能反而增加了一倍。
對于檢測設備市場需求,中期看主要是蘋果產業鏈的拉動效應明顯。我們調研了解到,明年蘋果手機銷量很可能創歷史峰值,目前蘋果正積極為明年新產品積極備貨,預計富士康增加的手機生產線將是今年的兩倍。新增的生產線上的檢測設備幾乎全部需要采用新設備,預計拉動上游檢測設備市場需求翻番。按照慣例,蘋果對每一特定種類檢測設備一般選擇3家供應商,其中兩家作為主要供應商,另外一家備用。因此,我們判斷進入蘋果采購體系的檢測設備供應商明年將顯著收益。
來源:安信機械軍工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 并不代表本新聞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新聞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 沒有上一篇
- 下一篇:企業應如何進行自動化改造?